如您同意我们采集您的cookies等信息,请点击“同意”,如您不同意cookies信息被采集,请点击“不同意
2021年06月28日 星期一
欢迎访问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

用户名称

退出

《科威特时报》6月4日报道,科威特水电大臣表示将在未来几天出台关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新规,除政府和工业部门外,允许其他所有行业从第三方购买可再生能源。 科水电部将努力实现到2030年全国至少15%的电力供应来自可再生能源,新规将会鼓励小型投资者等成立公司从事太阳能系统和相关设备安装工作。 同时,科水电部努力推进可再生能源项目,特别是沙加亚(Shagaya)项目,预计在第四期,该项目发电能力将达到4400兆瓦(MW)。科水电部也在研究开发更多可持续能源项目,在法拉卡岛(Failaka)和布比延岛(Boubyan)建立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提议正在审议中,这与内阁委员会开发岛屿推进收入多元化的愿景相一致。科水电部还披露了将在这些设备上安装光伏系统的计划。
时间2023/06/06
来源:新闻中心
5月30日,中国驻阿曼大使馆在阿曼佐法尔省萨拉拉市举办郑和纪念碑竣工仪式,李凌冰大使和阿曼佐法尔省省长马尔旺亲王、佐法尔省市政主席艾哈迈德 、 阿外交部代表亚太司司长尤素福、萨拉拉市长穆罕默德、阿中友协主席哈立德以及广州市人大副主任彭高峰率领的广州市人民政府代表团出席仪式,阿曼各界友好人士、在阿中资企业代表、华人华侨和中外媒体代表200余人参加。 仪式开始前,李凌冰大使引领嘉宾们一起参观新落成的郑和纪念碑,透过纪念碑精美的艺术造型设计和建造水平,领略600多年前郑和的船队在汪洋大海中“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沿海上丝路推动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故事。仪式展播了1980年阿曼仿古木船“苏哈尔号”重走“海上乳香之路”到达广州并在广州建造“苏哈尔号”纪念碑的珍贵历史影像以及郑和纪念碑设计理念及建造过程视频,活动主持人还现场公布了刻在纪念碑铜牌上介绍郑和与阿曼历史渊源以及纪念碑建造过程的二维码。 李凌冰大使在致辞中表示,阿曼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沿线国家,这座纪念碑的主人公、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曾四次造访阿曼佐法尔等地。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古代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带动了中国与海域各国的经济贸易,更为中阿两国关系种下了和平友好的基因。今年5月恰逢中阿庆祝建交45周年,郑和纪念碑在此时落成更具特殊意义,将成为中阿传统友好在新时代继续向前迈进的新象征,见证着中阿双方不断深化友谊,增进各领域交流合作,构建中阿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彭高峰主任在致辞中表示,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素有“千年商都”的美誉。2019年11月,广州与佐法尔省建立国际友好合作交流省市关系。广州愿与佐法尔省增强互动和交流,推动双方在经贸、文旅、城市规划等多领域务实交往合作,深化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实现更高质量和更深层次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阿中友协主席哈立德、佐法尔省政府代表塔里克、中交建阿曼公司代表李国炜也分别在仪式上致辞,围绕郑和纪念碑共叙中阿友好历史,展望两国合作的美好前景。 竣工仪式上,阿曼当地艺术家还组织表演了讲述郑和下西洋传奇故事及中阿千年友好的历史舞台情景短剧,通过中国太极功夫、阿曼民间舞蹈以及当地小朋友和大使馆工作人员联合表演的阿曼传统舞蹈等节目,向宾客演示海上丝路带来中阿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和佳话。 郑和纪念碑坐落在阿曼佐法尔省政府打造的萨拉拉市哈法区国家级滨海传统文化、旅游与商务区的中心地带,被视为该地区的一个地标性建筑。在中阿两国外交部、阿佐法尔省政府、中国广州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驻阿曼大使馆邀请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阿曼公司施工完成,纪念碑主体采用3D打印技术建造,造型取自船头与海浪,用灵动的曲线还原出郑和船队乘风破浪的场景,造型简洁大气又富于艺术浪漫与想象,象征着中阿友好与合作正驶向美好的未来,让当地民众和游客在欣赏艺术和休闲的同时感受中阿两国传统友好。 阿曼主流媒体阿通社、阿曼电视台、阿曼日报、观点报、观察家报、青年报等连日在网站、报纸、推特上进行了大量、长篇报道,当地民众也通过新媒体平台纷纷发表和转发纪念碑竣工仪式的精彩图文和视频,在当地引起积极热烈的反响。佐法尔省官方推特账号还专门做了图文并茂的关于郑和以及纪念碑的详细介绍。
时间2023/06/02
来源:新闻中心
在6月1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中阿卫视记者提问:据了解,目前中国商贸团队越来越多赴阿拉伯国家考察。中方对这个现象有什么看法? 毛宁:中国同阿拉伯国家传统友好。中国长期作为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去年,中阿贸易额已经超过4300亿美元。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阿双方积极开展合作,有力地服务了各自发展振兴。去年底,首届中阿峰会成功召开,为中阿关系发展和各领域合作注入新的动力。我们相信,在峰会精神指引下,中阿双方包括经贸在内的各领域合作都将不断地走深走实,更好地惠及双方人民。
时间2023/06/02
来源:新闻中心
6月1日上午,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潘世伟教授为研修班官员做题为“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专题讲座。潘世伟教授从观察现代中国的三个重要视角、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是理解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的一把钥匙三方面解读了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一课题。中心副秘书长陈越洋主持了讲座。 叙利亚官员非常赞赏中国在发展历程中前瞻性、长期性的视角,希望从中获取能够借鉴的有益经验。在交流互动环节,官员们就中美博弈、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中国海外侨民的作用、中国政府行政改革的主线、叙利亚采用中国发展模式的可能性以及如何防范西方文化思想的渗透等进行了提问。 下午,叙利亚官员赴寰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观考察,先后参观了公司电池测试平台、材料研发中心和产品展厅,了解了该公司全钒液流电池研发制造的成果,随后与寰泰能源(总部)国际业务部副总监周家理等进行了交流座谈。寰泰储能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未来有机会与叙利亚及其他阿拉伯国家达成合作,共同发展。 叙利亚官员高度赞赏中国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成就。叙利亚外交部领事司随员穆罕默德·达科尔表示,“因为战争原因,叙利亚的电力供应总是受到影响,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小型发电机,参观这家新能源公司之后,我们认为中国可以为叙利亚提供很多新能源电池和高科技,帮助叙利亚解决这些问题。”叙利亚外交部礼宾司干事法迪·纳斯拉表示,“叙利亚现在没有这么高科技的光伏电池技术,只有风能、太阳能发电技术,通过这次参观,我觉得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合作,加强投资,为叙利亚人民带来更多利民科技。”
时间2023/06/02
来源:新闻中心
广
6月1日,由宁夏贸促会与广东省贸促会、广州市贸促会共同举办的2023中国—阿拉伯国家企业合作洽谈会在广州举行。借正在广东召开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简称“海丝博览会”)的国际平台,洽谈会进一步促进粤宁企业与央企、阿拉伯国家商协会及企业间的经贸交流合作。 据介绍,此次洽谈会以“陆海丝路相携手、聚创合作新空间”为主题,汇集宁夏、广东贸促会、阿拉伯商人论坛、中国—沙特(吉赞)产业园、中国-阿拉伯国家青年创业园等产业园区、商协会、重点企业15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海丝博览会”创办于2014年,旨在打造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精品工程,树立“做生意、谈合作,到广东”的国际形象。经过多年的培育壮大,“海丝博览会”逐步发展成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展会平台,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步伐加快,国际“朋友圈”和影响力日益扩大。 洽谈会上,宁夏依托海丝博览会平台功能和影响力及中阿联合商会联络办的渠道资源,有效利用中阿工商合作机制,增进东西部联动协作,进一步促进宁夏与广东省及粤港澳大湾区的经贸合作交流,推介我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及投资政策、营商环境,促进粤宁企业与央企、阿拉伯国家商协会及企业间的经贸交流合作。宁夏贸促会介绍即将于9月召开的第六届中阿博览会办会思路和主要活动,并向与会企业代表发出参会邀请。 据悉,本次洽谈会宁夏贸促会与广州市贸促会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与会企业签约了14个合作项目,总金额3.77亿元人民币,涉及智慧农业合作、中阿科技成果转移和转化、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合作、充电桩采购、智能终端壳体注塑、轴承采购、汽车出口服务协议和在海外建立茶叶展销中心等项目。
时间2023/06/02
来源:新闻中心
访
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总局主席近日率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多名官员访问北京、广州等地,就经济区投资合作等议题同中方相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展开交流。在接受总台央视记者专访时,他表示,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期待更多中国企业前往经济区投资兴业,进一步深化中合作。 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总局主席瓦利德·贾迈勒丁介绍,苏伊士运河经济区位于亚非欧三洲交界处,总面积超过455平方公里,包含6个主要港口和4大工业区,是埃及力争打造的工业、科技和世界物流中心。近年来,随着中埃经贸关系的不断深化,双方围绕苏伊士运河开展了一系列合作,苏伊士运河经济区也成为了中埃合作的样本,在埃及重大项目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总局主席 瓦利德·贾迈勒丁:目前已经有大约137家中国企业注册进驻该合作区,其中51家企业已投入运营,这将有助于增加贸易和双边投资,为两国创造更大利益寻求更多机会。 贾迈勒丁表示,当前,中国在埃及的投资涉及能源、电力、卫生和基础设施等重要领域,期待未来与中国加大开展在制药、汽车、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同时进一步带动该地区的工业本地化。 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总局主席 瓦利德·贾迈勒丁:中国企业投资建厂也带来了很多利好,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创造就业机会,提高雇员技能和技术转让也是一个重要部分。通过补充我们缺乏的产业将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尤其是制药产业。制药相关商品占非洲进口额的很大部分,每年将近180亿美元,因此埃及作为市场基地将打开非洲的门户。 自2013年起,中国已连续9年稳居埃及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是近年来对埃及投资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贾迈勒丁表示,埃及地处连接亚非、沟通地中海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优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可以助力埃及乃至非洲地区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 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总局主席 瓦利德·贾迈勒丁: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将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发挥重要作用。埃及与欧洲、南美洲、美国、非洲、阿拉伯国家等都签署了贸易协定,而这些标有埃及生产的产品将享受如关税豁免等很多便利。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可以从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中学到很多东西,我们也从中国的发展成就中获益,因此,我们期待更多中国公司能进入经济区。
时间2023/05/31
来源:新闻中心
2023年5月29日 , 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八次高官会在四川成都举行 。 论坛中方秘书处秘书长 、外交部亚非司司长王镝 , 外交部中阿合作论坛事务大使李琛,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旅部、卫健委、广电总局、国合署、林草局、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北斗办、全国对外友协、贸促会等16家中方部门代表及阿方主席、埃及常驻阿盟代表穆罕默德,阿盟助理秘书长哈立德和22个阿拉伯国家和阿盟秘书处主管官员与会。 会议总结了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和论坛第九届部长级会议以来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就落实中阿峰会成果、推进中阿各领域务实合作、加强论坛建设等进行深入交流,并就下阶段工作举措提出建议。 王镝在发言中积极评价中阿双方在落实首届中阿峰会成果、推进中阿集体合作和论坛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赞赏阿拉伯国家加强团结自强和对话合作,祝贺叙利亚重返阿盟并回归论坛大家庭,表示中方愿同阿方携手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不断提升中阿集体合作水平。 阿方与会代表高度评价去年底召开的首届阿中峰会对推动阿中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赞赏中方一贯支持阿拉伯国家加强团结自强和集体合作,为推动地区问题解决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期待进一步深化阿中各领域合作,推进论坛建设,造福阿中双方人民。 同日,中阿双方还举行了第七次高官级战略政治对话,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时间2023/05/29
来源:新闻中心
9
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将于9月在宁夏银川举办,沙特阿拉伯是本届博览会主宾国。 在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及经贸发展过程中,中阿博览会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中阿博览会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宁夏重大的使命,自2013年首届中阿博览会以来,宁夏充分发挥中阿博览会、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作用,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不断充实和深化与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新格局,中阿经贸合作成果丰硕、成效显著,展现出强劲韧性和旺盛活力。 数据显示,此前五届中阿博览会共有112个国家和地区、24位中外政要、318位中外部长及嘉宾、600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会参展,累计签订各类合作项目1213个,涉及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能源化工、生物技术、装备制药、基础设施、旅游合作等多个领域,为中阿双方企业相互交流合作搭建桥梁、创造条件,也为各省区市和国内企业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搭建了有益平台。 沙特是海湾地区有影响力的大国,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多方面的代表性。“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沙在经贸、产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拓展深化,双边经贸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在沙特举办,体现了沙特在引领推动中阿关系发展方面发挥的独特重要作用,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对彼此关系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深化扩大双方合作的热切期待。 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沙中在经贸、产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拓展深化,双边经贸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是沙特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沙特也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以沙特原油为主的能源贸易是两国贸易的焦点,沙特长期以来是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 作为第六届中阿博览会的主宾国,沙特代表表示将借助中阿博览会这一成熟平台,拓展合作领域、加快合作步伐,与宁夏在更多领域开展务实经贸合作,携手将“一带一路”倡议落到具体项目中,将中沙合作推向新高度。
时间2023/05/29
来源:新闻中心